生活中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痛都要查明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腹痛较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忍忍就算了,或者吃一点止痛药。而较严重时,如果吃止痛药还是没有效果,那么就要立刻进院治疗。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腹痛,如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坏死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所以说针对引起腹痛的不同因素类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抗酸剂和抑酸剂:
溃疡病、糜烂性胃炎时,高酸分泌刺激溃疡、糜烂面时可引起上腹痛,有时疼痛严重。抗酸剂可立即中和胃酸,抑酸剂则抑制酸的分泌,从而减轻疼痛。常用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凝胶、胃得乐、乐得胃、胃速乐,后三种抗酸剂由几种抗酸药物组成,以增强作用、减轻副作用。抑酸剂有以下几类。
2、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抗胆碱能药作用于壁细胞上胆碱能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同时也通过对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而使胃酸分泌减少。此外,还能解除平滑肌痉挛达到止痛。
3、胃泌素受体拮抗剂:
丙谷胺(Proglumide)的结构与胃泌素结构的末端相似,能竞争壁细胞上胃泌素受体,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对粘膜也有保护作用。
4、H2受体拮抗剂:
常用的有甲氰咪胍(Cimetidine)、呋喃硝胺(雷尼替丁,Ranitidine)。口服甲氰咪胍后,迅速在近端小肠吸收,60~90min达到血浓度峰值,半减期为2h。口服300mg甲氰咪胍后,抑酸效果可维持4h以上。呋喃硝胺抑酸作用比甲氰咪胍强5~6倍。口服150mg呋喃硝胺后抑酶作用长达12h。甲氰咪胍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这是由于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组织中H2受体的结果。少数患者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而呋喃硝胺的副作用比甲氰咪胍为小。
5、镇痛剂:
(1)吗啡(Morphine):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理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关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活体内抗痛系统。吗啡兴奋平滑肌,增加胆管、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因此单独用于胆绞痛、肾绞痛时,反而加重胆管、输尿管痉挛,所以应与解痉药物合用。也用于腹部术后、腹部外伤。肌注后30min吸收,疗效维持4~6h,半减期为2~3h。吗啡在肝脏代谢,经肾排出,可引起眩晕、呕吐、便秘。禁用于阻塞性肺疾患、严重肝病,以免加重呼吸衰竭和肝功能衰竭。
(2)哌替啶(度冷丁,Pethidine,Dolantin):
其作用机理与吗啡基本相同。镇痛作用比吗啡弱(约相当于1/8~1/10)。主要用于内脏剧烈绞痛,也需与抗胆碱能药物合用。肌注50~100mg度冷丁后,10min产生镇痛效果,维持2~4h,半减期为3h。度冷丁也在肝内代谢。
6、乙酰水杨酸:
蛔虫喜碱恶酸,遇酸后退缩,由于阿司匹林为酸性,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的胆绞痛。服用后2~3天,胆绞痛停止后驱蛔。注意溃疡病患者应慎用。
以上就是“经常腹痛怎么办 这几种药物疗效不错”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腹痛患者在治疗时应注意,用药需要征求医生的同意,如小儿、孕妇、哺乳期的妇女、有胃病的患者。不要自己盲目的买药治疗,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此时应该先到医院检查清楚疾病后再进行治疗。
2016-06-06 13: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