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皮肤发黄不易治 中西医缓解黄疸有妙招

      黄疸属于消化内科疾病,多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其实黄疸这种疾病容易引起其它并发症,因此,及时治疗是很关键的,如今黄疸的发病率比较高,但是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那么,黄疸怎么治疗好?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吧。

      由于引起黄疸的病因甚多,因此在治疗上主要应针对病因,只有当病因消除后,黄疸才能减轻或消退。黄疸的治疗原则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中医治疗黄疸

      1、胆道阻滞型黄疸:身目俱黄,出现较快,寒热往来,右胁绞痛牵引至肩背部,口苦咽干,厌恶油腻,小便深黄,大便灰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2、寒湿内阻型黄疸:身目俱黄,色泽晦暗如烟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闷或腹胀,纳呆,口淡不渴,小溲不利。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缓。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二、西医治疗黄疸

      若黄疸系肝细胞变性、坏死所致者,应积极进行护肝治疗,但由于多种护肝药的疗效并不确切,故只需选用1~2种,而不应使用过多的护肝药,否则还会加重肝脏的生理负担;如系中毒性肝炎所致,则可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以加速肝细胞的解毒功能。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是目前常用的减轻黄疸的药物。某些中药如茵栀黄、苦参或苦黄等药物均有消炎、利胆及降黄作用,可酌情使用。

      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 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温馨提示:黄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患者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合理的服用药物,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最后祝患者可以早日远离此病。

    2016-06-01 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