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错位是众多外科疾病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它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此病不仅病因复杂,而且临床症状更是让患者痛苦不已,所以对于大动脉错位一定要尽快治疗。然而由于很多人对于此病不了解,所以发病时都不知道怎么办。专家指出,大动脉错位是经常发生在新生儿人群的疾病,为了能让家长对于此病进行正确认识,今天我们就对大动脉错位的基础常识进行讲解,希望能帮到您。
大动脉错位基础知识科普 家长必须要看
一、大动脉错位的病因
大动脉错位是由于胚胎发育的第5~7周,纵隔扭转不全或不呈螺旋扭转,引起的主、肺动脉换位,因而体、肺循环成为各自独立的循环,即体静脉的静脉血回流入右房、右室,经主动脉又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肺静脉的动脉血回流入左房、左室,经肺动脉又到达肺脏,故患儿难以存活。如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存在两循环之间的分流通道,则可交换少量混合血暂时维持生命。两侧分流量不等,周而复始,可引起肺动脉高压、阻塞,心室的扩张、肥厚,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大动脉错位的临床表现:
大动脉错位患儿出生后即有紫绀,婴儿期喂食困难,体重增长慢,气喘、咳嗽,易患呼吸道感染,常在四个月内出现心力衰竭。伴有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下半身紫绀较轻,杵状指(趾)常在半岁后才出现,心浊音界增大。合并心室间隔缺损者,胸骨左缘特别是第三肋间有全收缩期吹风样返流型杂音,常有奔马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则心底部有收缩期吹风样喷射型杂音。
三、大动脉错位的治疗:
新生儿一旦确诊大动脉错位,立即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治疗剂量为0.1μg/(kg·min)。若见效果,可维持24小时或数日保持动脉导管开放,血氧饱和度升高,紫绀减轻,另外控制心力衰竭,纠正缺氧、酸中毒,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根据患儿病情不同,其手术方法也不同。
1、生后即有严重紫绀、心力衰竭、不能耐受纠治性手术时,可急诊行气囊导管撑裂房隔术。如果手术失败,紫绀不减轻,血氧饱和度提高不满意和心力衰竭仍不能控制,可施行部分房间隔切除术。
2、伴室间隔缺损的大动脉错位,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应在生后1~2日施行肺动脉环扎术。
3、大动脉错位伴肺动脉狭窄,施行体-肺动脉分流术。
4、生存的病孩在6月~1岁,则可施行纠治术。
四、大动脉错位患者的饮食:
大动脉错位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患者应进食低盐、低脂肪饮食,以减少获得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的机会,同时也可减少血管硬化造成脑血管意外性疾病的发生。患者可以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鱼肉、羊肉、蛙肉等,高维生素食物,如柠檬、猕猴桃、青枣、生菜、芹菜等,高热量的食物,如稀饭、面条、八宝粥等。
以上就是关于大动脉错位基础知识科普,家长必须要看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您。专家指出,得了大动脉错位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这样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2016-05-24 17: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