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看到的,近些年来,精神病的发病率是有所提高的,这就说明备受精神病折磨的患者是有所增加的,对于每位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接受治疗是很关键的,但是患者在接受专业的治疗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该病出现的原因,这样患者才可以进行对症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希望下面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遗传因素在精神病发病中有一定作用。对精神病的遗传研究主要有家系调查发现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约高10倍,与病人的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报告发现单卵双生比双卵双生同病率约高4-6倍。寄养子调查也提示明显的遗传倾向。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至今缺乏一致性结果。精神病的遗传方式目前尚不肯定,有人认为精神病属多基因遗传。即精神病的遗传是多基因的积累作用所致,具有一个遗传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就显现疾病。也有人认为精神病家族像糖尿病家族一样,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神病的遗传性是否显现,需由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决定。
部分精神病病人有特殊的个性,如孤僻、少言、怕羞、敏感、沉溺于幻想等,这种个性偏离正常者称精神病人格障碍。Mednick等(1987)提出部分精神病人格障碍病人以后发展为精神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围生期损伤、幼年生活不稳定和缺乏父母照顾等。在美国纽约附近的社区调查发现精神病患病率在低社会阶层为高阶层的9倍。我国12地区相关调查发现精神病患病率在经济水平低的人群为1.016%,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人群0.475%,可能与物质生活差,心理负担重和心理社会应激多有关。
关于精神病的原因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精神病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及时的接受治疗,患者才会恢复正常的生活。
2016-05-17 14: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