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患上肠胃疾病的人真不少,而功能性胃肠病属于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心理、情绪导致的,患上功能性胃肠病之后就会出现腹泻或是便秘以及呕吐等情况,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脱水情况,对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来说,合理饮食可以缓解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给予其营养补充。那么,功能性胃肠病如何饮食好?下面一起看看吧。
1、定时饮食
现代人其实很难做到定时饮食,常常时急匆匆进餐,狼吞虎咽,接着忙于工作等。这样非常不利于胃肠功能的健康。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要做到定时饮食是一种不花钱的治疗胃病的良方。
2、饮水择时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要择时喝水,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泡汤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3、细嚼慢咽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要注意饮食,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的消化,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而唾液中的碱性物质、黏液蛋白能中和胃酸产生的沉淀物,黏附于胃黏膜上,对抗胃酸的腐蚀,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4、搭配合理
根据功能性胃肠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配餐,食物种类可以多样化,并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全面补充营养,以维持机体需求,并促进功能性胃肠病康复。
5、注意饮食卫生
各种病原体和致癌物质几乎都是随着食物进入体内的。因此,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保护消化道的首要措施是讲究饮食卫生,不进食和饮用不干净的食物和水。
6、进食时要集中精力
在舒适的环境中国缓慢进食,避免狼吞虎咽。功能性胃肠病最理想的进食方式是不看电视,也不与人交谈,也不考虑工作。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胃液分泌,胃肠运动协调,令食物消化更加顺利。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餐定时。希望上述的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05-12 15: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