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风,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尤为多见。羊角风的常见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但是很多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控制羊角风的发作,但是不服药还是会发作。那么,治疗羊角风要吃多久药?
治疗羊角风要吃什么药?
在羊角风发作的治疗中,抗羊角风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羊角风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羊角风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羊角风复发。一般将60年代前合成的抗羊角风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抗羊角风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羊角风药。
羊角风患者长期服药会产生毒性反应吗?
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抗羊角风药也不例外,尤其是长期服用,更容易产生毒副作用。要避免长期服药所引起的毒副反应,关键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药物和严格掌握剂量,并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有些患者及家属担心长期服用抗羊角风药会影响智力和记忆,这显然缺乏科学依据。相反,羊角风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短期内反复多次发作,则可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影响其正常功能。由此可见,抗羊角风药物虽然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与其治疗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类药物治疗羊角风大发作均有较好疗效。苯妥英钠因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为防不测临床已少用。苯巴比妥由于镇静作用明显影响注意力、记忆力,且容易出现兴奋、多动和攻击行为,学龄儿童中常不选用。原发性羊角风大发作,用丙戊酸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内戊酸钠和丙戊酸镁,在体内以丙戊酸形式发挥其抗痫作用,药理作用机制相似,但后者较前者疗效高;以上,而且释放快,血中药浓度达高峰时间早,毒性小。
用药期间,家属应将患者发病情形及发作时间次数记录下来,方便医生能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患者在平时对于安眠药、镇静剂、抗挛剂等不可以随便增加剂量,避免停药时羊角风的发作增加。如果患者的发作时间常常在入睡时,可以在睡觉前增加药物剂量。
治疗羊角风要吃多久药?
目前使用的抗羊角风药物,绝大多数所起的作用只是控制发作,因此患者服用药物需要坚持较长时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患者几个月不发病,服药就时断时续,有的甚至擅自停药,这样很容易引起病情的严重反复,给治疗造成更大的困难。如果患者能保持2~3年以上无发作,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半年到一年内逐渐减少服药剂量,随后再完全停药。对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减少服药量及停药更应慎重,因为这一时期病情更容易反复,好延缓停药。
具体到某一位羊角风患者服用抗羊角风药需要服用多长时间,因为病情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要根据治疗进程决定,但有一点要清楚,患者不能自行减停药,坚持规范的治疗,遵医嘱用药。由中医中药控制理想的患者,停药复发率较低。羊角风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及时治疗,正规用药,完全有希望治愈的。
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是坚持服药,万万不能间断。即使发作已得到完全控制,减药时要逐渐减量,不可骤停。后期也要在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或减药,一旦出现不良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做治疗。 预防羊角风,一是预防羊角风本身的发生,二是预防患者羊角风发作。这两点都做好,能够尽量减少羊角风发病率,羊角风患者减少羊角风发作次数,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羊角风专家指出:适合患者的药物,才能称得上治疗羊角风最好的药物。羊角风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首先要掌握抗羊角风药物的应用原则,不能随便乱服,针对病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另外,羊角风人平时除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外,还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熬夜、饮酒或服用可能导致兴奋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2016-03-25 13: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