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应当相互区别。假性湿疣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人,未婚或已婚均可发作;发病年纪主要为18~40岁,发病率为16%~18%。临床表现为1~2毫米大小的丘疹,淡红色,群集不交融;表现光滑,形似鱼子状或绒毛状,触之有颗粒样感;分布在小阴唇内旁边面或阴道前庭。通常没有什么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感,临床上容易与尖锐湿疣相混杂。尖锐湿疣多发作于外阴、阴道、尿道口、子宫颈及肛周,初为淡红色或污灰色湿润小丘疹,很快构成疣样增殖,大小不等,可交融,形如菜花状或鸡冠样等,有时有分泌物,并有臭味。
临床上辨别时可用纱布或棉棒浸蘸5%醋酸溶液紧敷患处,2~5分钟后调查:如为尖锐湿疣,则部分变为白色,此为阳性反应;假性湿疣则为阴性反应,即不变色。假如部分有炎症时,可为假阳性反应,必要时可做病理查看。
假性湿疣病因尚不明,通常认为是一种与发育反常有关的良性乳头瘤。此病的发作与体内激素水平是不是有关,尚待进一步研讨。
假性湿疣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且皮疹开展有自限性,因此通常无须医治。必要时可用激光分批进行医治。
【本文由重庆二建医院供稿】
2016-02-02 15: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