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梅毒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达疾病,临床上95%以上的患者都是通过性触摸感染的。除了性触摸传达外,梅毒还可通过血液传达、母婴传达等其他传达路径进行传达。

      梅毒的性触摸感染占95%,主要是通过性交由破损处感染。梅毒螺旋体可大量存在于肌肤粘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一年内有感染性,随病期延长,感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触摸无感染性。亦可通过枯燥的肌肤和完整的粘膜而侵入。少量可通过接吻、哺乳等亲近触摸而感染,但必须在触摸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由于梅毒螺旋体为厌氧性,体外不易生存,且对枯燥极为敏感,故通过各种器物的直接感染,可能性极少。输血时如供血者为梅毒患者可感染于受血者。先天梅毒是患有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血行而感染给胎儿。通常在妊娠前四个月,由于滋养体的维护作用,梅毒螺旋体不能通过,故妊娠前四个月胎儿不被感染,以后滋养体萎缩,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感染胎儿,造成早产、死胎的危险。

      在梅毒的传达过程中,除了性触摸传达外,极少量病人是通过触摸患者的分泌物,或亲近的生活触摸、输血、哺乳等路径染病的。接吻、哺乳和婴儿出生时经产道等均可感染。另外可通过衣服、毛巾、剃须刀、餐具、烟嘴、被褥、床布、门把、坐式便器和医疗器械等感染。前期梅毒患者其病灶处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因此感染性最强。通过性生活,这些分泌物中的病原体能直接感染给对方。由于人体对梅毒病无先天免疫力,因此极少量的梅毒螺旋体就能引起对方患病。另外,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导致胎儿的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是指它可通过胎内感染引起小孩梅毒,通常妊娠9周胎儿就能被感染。梅毒可引起小孩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损害,造成功能障碍或死亡。先天梅毒的预防主要是母亲使用足量的青霉素治愈后方可妊娠。

      梅毒在最初1~2年内感染性较强,尤其是一期、二期梅毒的感染性最强。她们的肌肤粘膜损坏处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存在;潜伏前期的梅毒患者也有感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梅毒的感染性也逐渐减小,病程超过2年以上时,梅毒的感染性会逐渐削弱,即使与未经过治疗的病程在2年以上的梅毒妇女有性触摸,通常也不会被感染。病程超过8年者,其感染性已经极小。人体对梅毒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在体内有梅毒螺旋体存在时才干产生对此病的免疫力。一旦治疗后梅毒螺旋体从体内不见,免疫力也随之不见,再遇到梅毒螺旋体感染时,仍然会患梅毒病。

      温馨提醒:患了梅毒,应前期诊断,及时治疗,梅毒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并能迅速切断感染源。


    【本文由重庆二建医院供稿】

    2016-01-06 15: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