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路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埋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流行症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各期的诊断要点是:
一期梅毒(硬下疳)
有不洁性交、配偶感染或同性恋史,埋伏期2~4周。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常为单个、无痛无痒、境界清楚、直径1~2厘米巨细、触之有坚实的结节感,表面溃烂,覆有少量渗出物。
最常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少数发生于唇、咽、宫颈、肛门等处。
可伴有单侧或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
不经治疗3~8周内可自然不见,不留痕迹或仅留轻度萎缩性疤。
暗视野螺旋体查看阳性,梅毒血清实验,硬下疳早期1~2周内可阴性,晚期阳性。
二期梅毒
多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后6~8周发病。
早期症状可有发热、乏力、关节痛、头痛、纳差等。
皮疹多种多样,可呈斑疹、斑丘疹、丘疹、脓疱疹、鳞屑性皮损等,掌跖部的棕铜色脱屑性斑疹具有特征性。
常泛发全身,对称分布。
粘漠可见粘膜斑,肛周、外生殖器邻近可发生增殖性的扁平隆起斑块、表面湿润,称为扁平湿疣、内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有时可呈现骨膜炎、虫蚀状脱发及眼部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视网膜炎等,神经系统亦可受累。
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二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病人免疫力低下,二期损害消退后可重新呈现,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如不治疗,可多次反复,皮疹形状同二期梅毒,但其数目少,分布限制。
暗视野螺旋体查看阳性,梅毒血清学实验强阳性。
晚期梅毒(三期梅毒)
有不洁性生或配偶感染史,可有或无早期梅毒史,感染2年以上发病。
肌肤粘膜梅毒
结节性梅毒疹:常见于前额、躯干、四肢等处,为多数皮下小结节,粟粒至豌豆巨细,可自然不见,遗留萎缩性斑,或发生浅溃疡,愈后可留瘢痕。
树胶样肿:初为皮下小硬结,渐开展与肌肤粘连,形成浸润性斑块,基地可破溃形成溃疡,好发于头、面、小腿等处,亦可累及上腭及鼻中隔的粘膜及骨骼等。
心血管系统梅毒 感染10~20余年后发病,可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神经梅毒 感染5~10年后发病,可引起梅毒性脑膜炎,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等,亦可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
其他脏器 如骨骼、眼、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均可受侵,危害性相对较小。
梅毒血清实验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大多阳性,部分患者亦可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为阳性。神经梅毒脑脊髓查看白细胞及蛋白量添加,vdrl实验阳性。
埋伏梅毒
有感染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而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查看正常、且能除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清反应阳性的疾病,可诊断为埋伏梅毒。病期以感染后2年为界限,可分为早期埋伏梅毒和晚期埋伏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
生母有梅毒史,多在生后3周发病。
早期表现为鼻炎、咽喉为症状。
肝脾肿大常见,亦可呈现淋巴结肿大及骨膜炎,神经梅毒少见。
肌肤表现多样 如鳞屑性斑丘疹、水疱及大疱、扁平湿疣样损害等,肌肤干皱如老人样肌肤,可伴有脱发、甲沟炎、甲床炎。
皮疹多见于掌跖、口周、臀部,丘疹、水疱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扁平湿疣样损害多发生于肛门部及外生殖器。
暗视野螺旋体查看阳性,梅毒血清实验阳性。
晚期先天梅毒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春期,肌肤损害基本与后天三期梅毒相似,亦可侵犯眼、耳、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受侵罕见。另外,晚期先天梅毒还有三个特殊症状,即梅毒齿(半月形门齿、hutchinson齿)、实质性角膜炎有神经性耳聋三联征,对诊断具有特征性。
先天埋伏梅毒 与后天埋伏梅毒相似。
【本文由重庆二建医院供稿】
2016-01-06 14: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