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精神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导致精神病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有什么?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如心因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等,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不是起病的单一致病因素。主要看心理因素的性质和强度,对患者反应的程度而定。即个体对心理因素所持的态度。

      ①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的心理因素可按张明园和holmes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65项或43项作参考。如离婚、丧偶、失败、失恋、失学、家庭纠纷、经济问题等等。

      ②自然灾害 是指突然、强烈而急剧的精神应激,如地震、火灾、洪水、爆炸、滑坡、空袭、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等重大而骤然事故。心理急剧受致超过限度的应激多急剧诱发短暂的或持久的精神障碍。

      (2)社会环境因素

      ①环境因素 是指社会上和环境上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噪杂声音、居房拥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们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心身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且发病率很高。

      ②文化环境是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风气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等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由于文化、民族和环境不同出现特有的精神疾病。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5-12-25 17:34:5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