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产后抑郁症病历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生理方面,孕期至产后要经历身体各个重要器官及性激素和相关激素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在心理方面,要适应工作、家庭和同事等关系的变化,要关心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要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安排等。这些复杂的变化及其他不良因素的刺激就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临床表现:起病时间产后4~20天,平均14天。抑郁悲伤48例,占82.76%;恐惧、焦虑5例,占8.62%;自我评估低26例,占44.83%。精神运动性迟缓17例,占29.31%;睡眠差47例,占81.03%;消化道紊乱38例,占65.52%。

      量表评定:6~9分为轻度产后抑郁,33例,占56.90%。≥10分为中、重度产后抑郁,25例,占43.11%。

      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根据欧美各国不同文献报道,产后妇女约10%~25%患产后抑郁症。根据我国2005—2008年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约5%~20%。

      产后抑郁症定义

      指产后3~6个月,最长在1年内有轻度或严重的抑郁表现,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患者,如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重症抑郁症常伴有自杀行为,早醒而不能再入眠及日益严重的自杀念头是重度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诱因

      目前一般都认为激素的变化,特别是雌、孕激素的突然下降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但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其诱因已明确。根据我国近年的调查,心理因素起重大作用,包括社会因素方面、生物因素方面等。

      产后抑郁症诊断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可参考抑郁症的表述:情绪低落、哭泣、原因不明的悲伤、易被激怒,莫名的焦虑、无力、厌倦,有时伴有食欲差、睡眠差。

       产后抑郁症治疗

      绝大多数产后抑郁症患者无需住院治疗。首先要了解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潜在心理因素,例如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等。心理治疗是最恰当的家庭治疗模式,这种模式治疗比药物更为有效,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当产后抑郁经长期心理治疗无效,甚至发展到中或重度时可用抗遏制剂。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5-12-05 1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