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但是冬季是高发期,随着天气转冷,雾霾天气增多,胃脘受冷空气及一些浊毒物质的影响,胃酸分泌会增多;还有胃病患者的易感人群,一向饮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造成气温一下降,溃疡就容易旧病复发的情况。从中医角度解释:冬季阴寒渐生,气候转冷,脾胃素虚或胃有宿疾的人,受寒凉之气影响,胃络易失温煦濡养,胃功能紊乱,气郁拘急而发生疼痛、闷胀诸症。所以冬季历来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那么,如何做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侵袭呢?
胃肠道疾病症状:闷胀嗳气反酸大半是胃炎
从目前来就诊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患的是胃炎,但症状却各有不同。急性胃炎大多起病急骤,临床症状明显。而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表现为上腹隐痛、闷胀、嗳气、反酸、纳呆,与溃疡病类似,部分病人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炎黏膜层症状也不同,萎缩性胃炎大多伴有胃酸过少或缺乏,有转变为胃癌的可能性,须密切观察;还有一种是浅表性胃炎,危害较小。
胃肠道疾病检查:胃镜仍是最好检查手段
尽管胃难受,但人们对于胃病检查的恐惧远远大于胃病的痛苦,因为目前准确的手段只有胃镜。吃钡餐、插软管,一想到这场景患者腿脚发软。但其实这是目前来说检查胃病效果最好的手段,对于胃癌早期确诊具有重大意义。胃镜检查是通过病人喉部的前端部,将外直径约8至9毫米导像管顺势插入,一般患者都可以忍受。如果不忍受,可加上口服局部麻醉剂,将不适感降到很低。这种方法快速、简便,可在直接窥视下观察胃部病变,并在窥镜直视下采取活组织而获得组织学上的诊断。
胃肠道疾病预防:改变生活习惯胜服药
注意劳逸结合: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导致胃炎和溃疡发生。此外,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过度劳累都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胃病发生。
调节饮食营养:胃病患者最忌是饥饱不均,烟、酒、咖啡等刺激性物品也是胃病的诱因之一。
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并注意细嚼慢咽。
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发病的机会。
避免药物刺激:不少药物,如一些解热镇痛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等,久服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溃疡发生。因此,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
防止腹部受凉:冬季气候变化较大,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胃肠道疾病提醒:用药误区
有些药物也很伤胃。如非甾体消炎药,冬季容易感冒,感冒后自己随便吃一些感冒药。但很多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十分伤胃。所以感冒后,不要随意自行服用感冒药,可向医生咨询,并避免空腹服用。还有阿司匹林,许多冠心病的老年人需长期服用,易损伤胃黏膜,建议向相关专科医生咨询,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药物。
长服阿司匹林会减退消化力
很多人都认为胃病是常见病,而且它每天都要消化食物,不可能没有毛病,于是感到不舒服就随便到药店买胃药服下。在刚服几次后,胃口还不错,但吃下的东西好像没被消化、吸收,体重减轻,人消瘦。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对症下药,从而使病情拖重了。二是长期服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或食物,而使病情转化。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镇痛药等,会使胃腺细胞因萎缩而削减了分泌能力,造成消化力减退,形成了萎缩性胃炎。所以肠胃不适,切忌自我诊断,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2015-11-25 14: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