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重庆梅毒的病因

      隐性梅毒 又称潜伏梅毒。患者虽未经治疗或治疗剂量不足,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只是梅毒血清学反应仍为阳性,而患者并无可以引起血清学反应假阳性的其他疾病,脑脊液检查也正常。隐性梅毒潜伏在人们的身体里面,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时就开始彻底破坏着人们的各个身体器官或组织!

      梅毒的病因

      病原体苍白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又称梅毒螺旋体,为细长螺旋形微生物,长7~14um,宽0。25um。有6~12个螺旋。其螺旋规则约1um。螺旋体透明不易着色,故用普通显微镜很难看到,临床上常用暗视野显微镜进行检查并观察其特殊的运动方式:

      一、围绕长轴旋转而前后移动;

      二、螺旋自身屈伸如蛇行;

      三、靠螺旋伸缩而移动。

      此外亦可用银浸染法(Levaditi法)和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查。迄今为止梅毒螺旋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尚不易培养成功,但其可在猿猴、荷兰猪、家兔、白鼠体内繁殖,其中以家兔的晕丸最为敏感,故一般多使用家兔进行接种,以保存梅毒螺旋体菌株,制作梅毒血清反应抗原。

      梅毒螺旋体在适当生活条件下要进行横断分裂生殖,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为厌氧微生物,在体外很容易死亡。在潮湿之器皿和毛巾上可生活数小时。100oC温度立即死亡,60℃2~5分钟,40℃3小时,39℃4小时死亡。对寒冷抵抗力强,0℃1~2天,-78℃经数年不丧失传染性。一般消毒药物如升汞、苯酚、乙醇等均很容易将其杀死。

    2015-11-06 15: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