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特征有哪些

      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特征有哪些?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此大多数抗生素对支原体没有作用。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生殖支原体(MG),前者引起肺炎,后三者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过去医学界认为支原体是表面寄生菌,正常人群有不少携带支原体,有些属于条件致病体,不侵入组织与细胞内发病。目前很多医学研究证明了有不少支原体可侵入组织细胞内致病。支原体感染的病理特征有哪些?

      人型支原体Mh可寄居于人的生殖道,寄居的Mh最初是由婴儿经产道出生时从母体带来。青春期后随着性活动的增加,检出率升高。人群中存在着无症状携带者。Mh在男性尿道携带率低,一般认为在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发病过程中并不重要,有时混合感染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与副睾炎;Mh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可引起盆腔炎、肾盂肾炎、阴道炎、宫颈炎、产后热等疾病。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Mh可导致生殖道外感染如创伤感染、支原体血症、关节感染、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Mh有7个血清型,对人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万古霉素及大环内脂类药对Mh无效。

      生殖道支原体Mg由美国微生物学专家TullyJG于1981年报告发现,是迄今发现能自行复制、具有最小基因组的原核生物,该支原体许多特证明显地有别于其它已知的支原体,致病基础是含有特殊尖端结构能粘附寄主细胞并进入细胞内致病的粘附蛋白。Mg菌体有呈滑动式运动特性,因此在男性尿道、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与副睾等部位均可存在。现在研究表明,Mg可导致急慢性非淋性尿道〔宫颈〕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盆腔炎症性疾病PID、不育症、关节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遗撼的是目前国内外对Mg感染的诊断、临床过程、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方面等许多问题均没有解决,还处在研究阶段。对Mg敏感的抗生素很窄谱,尽管常规方法给予足量的在体外敏感的药物,也不易从呼吸道与泌尿道中清除干净,从而造成反复性或持续性感染。

    2015-10-21 11:29:52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