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乳腺癌是因为常见饮食、生活的不良习惯在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的机能下降,造成肾虚,影响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眠,免疫力下降,而发生乳腺组织异常增生,最终癌变。现今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很多,让患者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哪些乳腺癌治疗方法有效果呢?得了炎性乳腺癌怎么办呢?
得了炎性乳腺癌怎么办?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治疗方案如下介绍。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第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②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症有:①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②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③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2.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4.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5.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第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第三、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乳癌是非治愈性的,但对于激素依赖性乳癌却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疗效。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雌激素受体(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赖性也愈强。而且应牢记,闭经前发生的乳癌与闭经后发生的乳癌在治疗上有所不同。
(一)绝经前(或闭经后1年内)患者的治疗
1.去势治疗
包括手术去势和放射去势。前者用于全身情况较好,急需内分泌治疗生效者;后者用于全身情况差,难于耐受手术者。未经选择的病例应用卵巢切除的有效率为 30%~40%,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例有效率可达50%~60%。目前预防性去除卵巢主要用于绝经前(尤其45~50岁)淋巴结转移较广泛的高危险复发病例,同时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对绝经后或年轻病例则不适合作预防性去除卵巢。
2.内分泌药物治疗
(1)丙酸睾丸酮:10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5次后,减为每周3次,视症状缓解情况及全身反应,可减量使用,持续4个月左右。如用药6周无效,可停用。
(2)氟羟甲睾酮:与丙酸睾丸酮相似,但雄激素作用相对较少。可供口服,剂量10~30mg/日。该药分2mg、5mg和10mg三种剂型。
(3)二甲睾酮:睾丸酮衍生物,作用较丙酸睾丸酮强2.5倍,可供口服,150~300mg/日。
(二)绝经后(闭经1年以上)患者的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
1.三苯氧胺(TAM):是一种抗雌激素药物,它与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常用剂量为10mg,口服,2次/日。再增加剂量不能提高疗效。主要副作用有:①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个别有呕吐和腹泻;②生殖系统:闭经、阴道出血,外阴瘙痒;③精神神经症状:头痛、眩晕、抑郁;④皮肤:颜面潮红、皮疹;⑤血象:偶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象低者慎用;⑥个别病人肝功能异常;⑦对胎儿有影响,妊娠、哺乳期忌用。⑧对视网膜有损害,可影响视力。
2.氨格鲁米特:125mg,口服,4次/日,同时口服氢化考的松25mg,2次/日,或强地松5mg,2次/日。一周后氨格鲁米特增量至250mg,2次/日,氢化考的松25mg,4次/日,或强地松5mg,3次/日。
3.安宫黄体酮200~300mg肌注,2次/日。
4.己烯雌酚1~2mg,口服,3次/日。
5.炔雌醇(乙炔雌二醇)本品为合成雌激素,活力较强0.5~1mg,口服,3次/日。
第四、化学药物治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推荐的化疗方案
(1)CMF方案:是乳癌化疗的经典方案
环磷酰胺(CTX)400mg/m2静注d1d8
氨甲喋呤(MTX)200mg/m2肌注d1d8
氟脲嘧啶(5-Fu)400mg/m2静滴dl-5
每三周重复一次
(2)CAF方案
环磷酰胺(CTX)400mg/m2静注d1d8
阿霉素(ADM)300m8/m2静注d1
氟脲嘧啶(5-Fu)400mg/m2静滴d1-s
每三周重复一次
(3)Cooper方案
环磷酰胺每天2.5mg/kg,口服
甲氨喋呤每周0.7mg/kg,静脉注射连用8周。
5-氟尿嘧啶每周12mg/kg,静脉注射,以后隔周1次
长春新硷每周34mg/kg连用4~5周。
强地松每天0.75mg/kg,以后l/2量连同10d,5mg/d连用3周
4.乳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
(1)CEF方案
环磷酰胺500g/m2静脉注射d1d8
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注射d1
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注射d1-3;
(2)DCF方案
米妥蒽醌10mg/m2静脉注射dl
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注射d1
5-氟尿嘧啶looomg/m2静脉注射d1
第五、激素受体测定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得了炎性乳腺癌怎么办?以上就是乳腺癌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治疗前后还有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还有一写患者的注意事项,希望患者对了解,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2015-07-16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