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肠 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绝大多数为小肠梗阻。既往的调查统计显示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术史。在治疗之前首先要做个详细全面的检查,才能确保治疗无误。
粘连性肠梗阻的辅佐检查分述如下:
1、影像学检查:对粘连性肠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十分重要。
2、腹部X平片立位检查可:见到阶梯样长短不一的液平面卧位检查时可见到胀气肠襻的分布情况,小肠居中央,结肠占据腹部外周”高位空肠梗阻时,胃内出现大量的气体和液体”低位小肠梗阻,则液平面较多”完全性梗阻时,结肠内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绞窄性肠梗阻时,在腹部有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像,还可见个别膨胀固定肠襻呈“C”字形扩张或“咖啡豆征”。
3、腹部CT和MRI:能够更直观的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肠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以及有无肠绞窄,尤其是带血管成像的增强CT及MRI,可以很好的鉴别有无肠扭转或肠管血供障碍,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4、水溶性造影剂:对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水溶性造影剂消化道造影不但可以帮助判断梗阻部位、通过其到达右半结肠的时间来推测非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甚至还能起到治疗作用。
5、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粘连性肠梗阻早期正常。梗阻时间较久,出现脱水征时,则可以发生血液浓缩与白细胞增高。白细胞增高并伴有左移时,提示可能出现肠绞窄。
2015-01-25 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