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脉栓塞的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血液高凝状态,促使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有:肥胖者减轻体重,严格禁烟和适当活动,具体治疗如下。
(1)一般治疗:患者绝对卧床,取头高脚低位,使下肢低于心脏平面同时密切观察患侧肢体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脉搏波动的变化情况以及生命体征。
(2)溶栓治疗:当较小血管栓塞,或栓塞部位位于不容易接近的地方或患者的全身状态不允许手术并且无溶栓禁忌证者,应尽快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一般对发生于3天以内的新鲜血栓效果好,而超过7天者效果差;采用区域性动脉导管滴注比全身用药效果好。关于溶栓药物的使用,各家采取的剂量方法有所差异。
(3)抗凝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防止血栓延伸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包括继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应该立即使用抗凝剂-肝素,使用方法各家不一。
(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单个或多处短段狭窄者,可经皮穿刺插入带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段,然后用适当压力使球囊膨胀,扩大病变管腔,恢复血流。如能结合血管内支架的应用,可以提高远期通畅率。PTA治疗对于动脉局部病变引起的急性动脉闭塞效果良好。单纯PTA的缺点是复发率高,随着血管支架的使用复发率明显减少,对大血管的治疗效果比小血管好。PTA治疗后要继续抗凝治疗。
2015-01-20 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