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病人,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是玻璃体出血的一个先兆。如果不作任何处理,5年内约有27%发生玻璃体出血。因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不能靠血液自行吸收而恢复的病人约占60%。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玻璃体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玻璃体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手术性玻璃性出血可见于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血液聚积在玻璃体腔内,会对玻璃体和视网膜产生损害;而机体的反应将逐渐清除血液及其分解产物。
玻璃体的后脱离与玻璃体凝缩和巨噬细胞作用有关。将活化的巨噬细胞注入或玻璃作内,透射电镜检查可见巨噬细胞附着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界面上的胶原疏松崩解,在8天后即发生玻璃体后表面从内界膜的分离,形成玻璃体后间隙,而内界膜完整,后间隙内有完整的巨噬细胞,此后玻璃体后膜逐渐远离,分离范围扩大。这一观察说明,玻璃体后脱离可能与巨噬细胞分泌的弹力纤维酶、胶原酶的水解作用有关。
2015-01-20 09: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