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细菌性痢疾的分型与表现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起病急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几乎所有患者首先表现为发热,一般以高热多见。细菌性痢疾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下面详细介绍。

      1、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慢性隐伏型: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慢性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慢性型急性发作: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2、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较轻微。儿童多发,一般见于2~7岁。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原菌多为褔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2015-01-18 15: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