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癌一般多侵犯周围器官或向前纵隔淋巴结、无名静脉、胸膜、肺、心包扩散转移。个别病人也可表现出胸腺瘤的一些从属综合症状,如伴有全身红斑狼疮等。极少胸腺癌病人也可仅在体检时偶尔被发现,而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胸腺癌的病因也会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而导致的原因也不同。
胸腺癌的病因:
胸腺癌多见于成年男性,平均年龄50岁(19~74岁),其中类淋巴上皮癌也可见于儿童,基底细胞样癌多见中老年男性,黏液表皮样癌与腺鳞癌也可见于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和胸腺瘤相似,但发展较快且容易导致纵隔结构的移位。多数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症状。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部分病人可有消瘦、盗汗、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病理因素:胸腺癌是指的来源于细胞学恶性的胸腺上皮的肿瘤,与侵袭性(同样具生物学恶性)的异常新生物但细胞学良性的胸腺瘤在临床行为上显著不同。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癌症病史的人会根据遗传基因或染色体导致癌症病症的遗传。
3、其他因素:其他部位的癌症细胞通过淋巴等途径进行转移。
胸腺癌的发病机制:
病理分型:Marchevsky的组织学分型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胸腺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瘤样癌,基底细胞样癌,黏液表皮样癌,肉瘤样癌,小细胞未分化细胞混合癌,透明细胞癌和未分化癌;Mtiller Hermelink(1989)分型对预后有一定价值,根据他的观点,胸腺癌可分为:分化良好型,肿瘤组织中可见少许皮质和髓质结构存在;Ⅱ型恶性胸腺瘤型,肿瘤组织中完全无皮质及髓质结构存在。
手术治疗会出现什么结果:
无论良性或恶性胸腺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只有当切除不彻底或未能切除的胸腺瘤才考虑放射治疗,化疗对胸腺瘤基微。
手术切除率与肿瘤大小的关系。一般讲,肿瘤愈大切除率愈低,这与肿瘤外科一般结论一致,但是肿瘤大小不是手术可切除的惟一指标。有时大的能切除,而较小的肿瘤不能切除。因之除肿瘤大小以外,肿瘤是否外侵,特别是侵犯周围血管,如上腔静脉、无名静脉、主动脉的严重程度极大地影响手术切除率。当肿瘤包绕血管生长,呈冻结状态,既使中等大小的肿瘤,有时亦不能完整切除。
2014-09-26 17: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