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野外作业工地如何预防出血热

      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等特点。由于老鼠是主要传染源因而该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及野外工作人员聚居地区,主要发病人群是农民和野外工作者,因而做好防鼠、灭鼠工作是预防出血热的关键。

      野外作业工地的预防措施:

      水利、农垦、国防、桥梁、铁路等野外作业工地,在施工前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疫源的监测,如属出血热疫区或可疑疫源地,必须采取预防性措施,事先做好灭鼠防病工作。

      (一)施工前应开展灭鼠工作,鼠密度应控制在3%夹次以下。如工地内发现螨类,还应采取灭螨措施。

      (二)建立工棚时,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和向阳的地方,工棚要搭成“介”字形,粮仓和厨房应与工棚分开搭盖。

      (三)在野外施工时,尽可能不住工棚。必须搭工棚住宿时,住宿工棚亦应单独搭盖,架高床铺(铺面距地面不应低于0.5米),铺不靠墙,铺下不放杂物和食品。铺草要喷洒杀虫药物,经常翻晒。宿舍、工棚应保持干燥、无鼠、无螨。

      (四)应搞好工地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

      (五)搞好宣传和培训,抓好防治出血热的“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措施。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人们需加强防范意识,冬季预防出血热措施,灭鼠、防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

    2015-01-15 1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