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先天性梅毒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

      我国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梅毒发病率,2006年为1218/10万人,2007年为15188/10万人,2008年每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梅毒的每月发病数在22231~25744例,发病数在前五位传染病发病病种中跃居第三位,而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迅速增加。梅毒螺旋体垂直传播可发生在孕期早、中、晚任何阶段,也可发生在梅毒感染早、晚期任何时候。先天梅毒的发生率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孕期的早晚:一般胎儿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大多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若孕期梅毒能早期接受治疗,可大大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

      (2)孕母梅毒所处的阶段:当孕母为早期梅毒时,经过胎盘感染胎儿的机会较晚期梅毒更大;

      (3)孕母治疗情况: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孕妇几乎100%引起不良妊娠后果,且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达60%以上。梅毒孕妇接受治疗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若梅毒孕妇从接受治疗到分娩的时间少于30d,则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极高;

      (4)循环在孕母血中螺旋体的数量: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与梅毒孕妇在治疗或分娩时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滴度有关,滴度愈高,则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愈高。

    2015-01-11 09: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