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对患者有着较大的危害,严重者可致盲,而且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特效方法可以治愈该病,一般采取针对病因治疗和防治血栓形成,如降低血压和眼压,降低血液黏度,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并促进出血吸收。此外,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成为现代医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不同类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光凝目的和方法不同,光凝前应先行FFA检查以明确非灌注区和新生血管的有无,以选择合适的光凝方法。格栅状光凝主要用于治疗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或毛细血管广泛破坏而造成的视网膜水肿增厚。
RVO的黄斑水肿可能与黄斑毛细血管渗漏或非灌注有关, Klein ML等最初报道用格栅状光凝可以改善因毛细血管渗漏而引起的黄斑水肿。美国分支静脉阻塞研究组发现对于发病3~l8个月,因黄斑水肿而使视力低于0.5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行黄斑光凝后视力显著改善。如果FFA诊断的可治疗的黄斑水肿在第一次光凝后的4个月仍然存在,且视力提高9个视标或更少,则需要重复光凝。
至于总干阻塞伴发的黄斑水肿,格栅状光凝虽能使水肿消退,但中央静脉阻塞研究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光凝对此类患者的视力改善并无显著性差异,故不主张对此类患者的黄斑区行光凝治疗。全视网膜光凝(PRP)机制即破坏缺氧区的视细胞,减少耗氧量并增加脉络膜与视网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视网膜缺氧,少了刺激新生血管生长的因素。
另一方面,光凝可直接破坏新生血管的生长。美国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研究组进行了大规模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对90例CRVO患者行预防性PRP,结果显示预防性PRP能够减少但不能完全阻止虹膜、房角处新生血管的发生。并且发现产生前段新生血管的因素有:广泛的视网膜毛细血管非灌注区、大量的视网膜出血、发生于1个月以内的男性CRVO患者。
因此研究组建议对缺血型CRVO,在最初6个月内应每月常规行裂隙灯、房角镜检查,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即使房角关闭也应行PRP,这能增加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2015-01-09 16: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