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是由于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生物源性感染所致的,或感染后、接种后变态反应所诱发的脊髓灰质和(或)白质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可能是感染后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急性脊髓炎在恢复期时,我们要进行如下治疗:
1、预防痉挛状态:鼓励患者积极锻炼,避免发生屈曲性截瘫,使瘫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肌张力增高者给予推拿按摩,同时采用针灸、理疗等治疗。
2、痉挛状态的康复:除推拿、按摩、理疗或中药外洗外,可口服地西泮,每次2.5-5 mg,每日3次,托派酮每次50—100 mg,每日3次,可减轻痉挛状态。
3、功能训练:当肌力开始恢复时,鼓励患者多动,充分发挥已恢复的肌力,以上带下,以强带弱,促使瘫肢功能的恢复。当肌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合理的医疗体育,加强功能训练,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
2015-01-08 14: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