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半乳糖血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半乳糖血症是有很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是一种名叫半乳糖-1-磷酸转尿苷酰酶的缺失导致不能够分解半乳糖所导致的。

      引起半乳糖血症的病因具体如下:

      现在知道,半乳糖血症患儿所缺的酶,名叫半乳糖-1-磷酸转尿苷酰酶(galactose-1- phosphateuridyltransferase,G-l-PUT)。半乳糖血症是婴儿患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频率为32‰,群体发病率为1/10万。 正常情况下,婴儿哺乳后,乳中所含的乳糖经消化酶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半乳糖在激酶的作用下形成半乳糖-1-磷酸,进而在肝脏中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actose-1-phosthateuridyltransreraseGal-1-PUT)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1-磷酸,进入酵解途经。若由于基因突变引起了Gal-1-PUT结构改变而失去功能,那么半乳糖代谢阻断,半乳糖积聚在血及组织内,并随尿排出。中间产物半乳糖-1-磷酸(Gal-1-P)对细胞有害,主要侵犯肝,肾,脑和晶状体,故患儿哺乳后数日出现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一周后,肝脏肿大,出现黄疸、腹水和白内障。数月后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常夭折。这就是半乳糖血症。若出生后不喂以乳类和乳制品,婴儿能完全正常地发育。若中途停止乳类食物可改善症状,但智力不能恢复。

    2014-12-29 17:07:40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