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爆震伤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泡破裂和肺泡内出血,其次是肺水肿和气肿,有时伴肺破裂。肺出血可由斑点状至弥漫性不等,重者可见相当于肋间隙下的相互平行条状的肺实质出血。肺实质内血管破裂可形成血肿,甚至可出现血凝块堵塞气管而迅速致死。因此,尽早预防该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肺爆震伤的预防:
在发现爆炸前,如来不及躲避,应立即就地或在附近凹地处卧倒,足向爆炸点。这样,处在扇形冲击波以外的死角区,可减轻或免遭冲击波的损伤。对本病的预防最主要地是要积极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对于烧伤的患者,积极控制感染,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对需要上肺呼吸机的病人,应遵循呼吸机“早上机,早撤机、个性化” 的原则。且应争取早日脱机,避免呼吸机依赖。对怀疑有呼吸道阻塞危险的病人,可提早进行气管切开。
肺爆震伤时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1、肺炎:肺部爆震伤致肺部症常见,这与肺爆震伤后弥散性毛细血管2肺泡膜受损,肺泡通透性升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失活有关,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2、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患的肺部变化源于广泛性的肺泡微血管受损,使得内皮细胞间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泡出血及水肿等现象,最后导致肺内死腔及分流增大,肺顺应性与氧合状况变差,而造成临床上的呼吸窘迫。大致而言病理变化包含三期:渗出期(exudates),增升期(proliferative),纤维期(fibrosis)。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患死于呼吸衰竭的机率不高(<5%),而大多死于败血症或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约50%。对病人而言肺纤维程度也決定患者日后肺功能。
3、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MODS)是严重创伤、烧伤、大腹腔手术、休克和感染等过程中,同时国内或相继出现2个以上的器官损害以至衰竭,,多在上述病因作用后经复苏病情平稳后发生。MODS包括器官损害由轻到重的过程,轻者发生器官的生理功能异常,重者达到器官、发现系统衰竭的程度,称为多器官衰竭。在肺爆震伤的患者中,常常是创伤、烧伤肺部伤并存,休克和感染也非常常见,故存在着非常大的并发MODS的危险性。
2014-12-25 17: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