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动脉炎为老年好发病,平均发病年龄70岁(50~90岁间)。女多于男(2∶1)。GCA发病可能是突发性的,但多数病人确定诊断之前已有几个月病程和临床症状,如发热(低热或高热)、乏力及体重减轻。部分病人表现为PMR症候群。与受累动脉炎相关的症状是GCA的典型表现。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颞动脉炎的检查项目、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颞动脉炎的检查项目包括:
1、X线检查:血管造影可发现颈内、外动脉有关分支以及主动脉有关分支出现节段性狭窄或闭塞。
2、其他:部分患者可有脑电图异常。
3、在组织病理上:本病是一种全层性动脉炎,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为:
1)有特定的好发部位。
2)动脉受累呈局限性、节段性分布,形成跳跃现象。
3)病变血管全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性血管炎,尤以血管内膜病变显著,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肌层外膜变性,其中大部分遭到破坏。
4)血管壁弹力层巨细胞形成,呈毛玻璃样变性,弹力纤维崩溃,巨细胞内含有变性的有时为钙化的弹力纤维。中层纤维增生,也为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
5)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栓形成,可见有与受损血管有关的周围组织缺血或梗死性组织学改变,伴有血管滋养层圆形细胞浸润,病变可沿动脉走向发生斑点性孤立病。
颞动脉炎的临床诊断要点:
1、头痛:是巨细胞动脉炎最常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前额部或枕部的张力性疼痛,或浅表性灼痛,或发作性撕裂样剧痛,疼痛部位皮肤红肿燕有压触痛,有时可触及头皮结节或结节样暴涨的颞浅动脉等。
2、其他颅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咀嚼肌、吞咽肌和舌肌供血不足时,表现典型的间歇性运动停顿,如咀嚼肌痛导致咀嚼暂停(jaw claudication)及吞咽或语言停顿等。睫后动脉、眼支动脉、视网膜动脉、枕皮质区动脉受累时,可引起复视、眼睑下垂或视力障碍等。
3、其他动脉受累表现:约10%~15%GCA表现出上、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征象,出现上肢间歇性运动障碍或下肢间歇跛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或腋动脉受累时,可听到血管杂音,搏动减弱或搏动消失(无脉症)等;主动脉弓或主动脉受累时,可引致主动脉弓壁层分离,产生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需行血管造影诊断。
颞动脉炎的鉴别诊断:
巨细胞动脉炎应与其他血管炎性疾病进行鉴别:
1、结节性多动脉炎:此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如肾动脉(10~80%)、腹腔动脉或肠纱膜动脉(30%~50%),很少累及颞动脉。
2、过敏性血管炎:此病主要累及皮肤小血管、小静脉或毛细血管,有明显的皮损如斑丘疹、丘疹、紫癜、淤斑、结节、溃疡等。
4、主动脉弓动脉炎:主动脉弓动脉炎病变广泛,常引起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或缩窄前后的动脉扩张征等,侵犯主动脉的GCA少见。此外应与恶性肿瘤、全身或系统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贫血、失明等进行鉴别。
2014-12-25 09: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