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对不明原因发热的青壮年,伴有肝脏肿大、肝区或上腹部胀痛、肝功能损害、贫血者,应疑及本病。白细胞可减少或正常,血沉多增快。毒素试验可阳性,但重症者可阴性。下面为大家介绍肝结核的检查项目和鉴别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少数患者可增高,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80%以上患者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有贫血,血沉常加速。
2、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升高,可有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3、细菌学检查:经穿刺或手术获得的肝组织切片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杆菌,粟粒性病变的细菌阳性率可达60%。肝穿刺活检对弥漫性或粟粒性病变诊断价值较大。
4、血清抗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抗PPD)IgG抗体测定阳性结果可辅助诊断。
5、结核菌素试验:应用旧结核菌素(OT)或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皮肤试验,连续观察12h,阳性者可作诊断参考。
6、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外扩增结核杆菌DNA:PCR技术已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只需要少量细菌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阳性结果。
7、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检查可发现肝表面的黄白色点状或片状病变,并在直视下作病灶穿刺作病理及细菌学等进一步的检查。
8、剖腹探查:个别疑难病例,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剖腹途径获得明确的诊断。
二、其他辅助检查:
有时X线胸片上可发现结核病灶,有的病例可见右侧横膈升高、运动减弱。腹部CT、B超显像、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发现肝内巨块型或脓肿型病灶。
三、鉴别诊断:
需与肝炎、伤寒、疟疾、布鲁菌病、慢性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相鉴别:
1、与病毒性肝炎鉴别:肝结核与病毒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上均可出现黄疸,但病毒性肝炎是由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直径大小在27~60nm之间,结核杆菌长约1~5μm,宽0.2~0.5μm,形态学上两者区别较大。应用抗酸染色法做鉴别时,结核杆菌可有阳性结果。
2、局限性肝结核瘤有时与肝癌难以鉴别:而粟粒性肝结核有时易与弥漫型肝癌混淆,但后者病情严重,病程发展较快,甲型胎儿蛋白(AFP)阳性,结合慢性肝病史等,一般可以鉴别。
3、肝结核形成脓肿后应与阿米巴性或细菌性肝脓肿相鉴别:在临床表现上细菌性肝脓肿多继发于胆道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寒战、高热,而阿米巴性肝脓肿多有脓血便史,脓肿一般比较大,脓液呈巧克力色;从病原学上也可做细菌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014-12-25 0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