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一般治疗方法是为了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以下介绍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西医的治疗
控制甲亢症群的基本方法为:
1、抗甲状腺药物。
2、放射性同位素碘。
3、手术。三者中以抗甲状腺药物疗法最方便和安全,应用最广。中医中药对轻症患者也有一定效果:碘剂仅用于危象和手术治疗前准备: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作辅助治疗或手术前准备,也有单独用于治疗要本病。
抗甲状腺药物的适应证适用于:
1、症状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妊娠妇女。
4、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碘治疗者。
5、手术治疗前准备。
6、辅助放射性131碘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不宜于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000/mm3,或对该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用药期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初治阶段: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每月用量相应为300~400mg或30~40mg,病情较重者用量更大,3次分服,每8小时服药一次,用药2~3周后,临床表现如无改善应增大剂量,但一般不超过每日60mg。初治阶段约需1~3个月,平均每日可降低BMR约1%。服药3个月如症状仍明显,应检查有无干扰因素,如不规则服药,服用碘刘、精神或感染等应激。
2、减药阶段:当症状显著减轻,体重增加,心率下降至每分钟80~90次,T3或T4接近正常时,可根据病情每2~3周递减药量一次,每次减少5mg,在减药过程中,应定期随访临床表现,基础心率、体重、白细胞以及T4和必要时测TSH。递减剂量不宜过快,尽量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稳定性,逐步过渡至维持阶段,一般约需2~3个月。
3、维持阶段:每日用量为5~10mg,在停药前可再减至2.5~5.0mg,为期约1~1.5年,在不稳定而不愿采用其他方案者,维持阶段可延至2~3年或更长。
在整个疗程中,务求避免间断服药。在任何阶段中,如有感染或精神因素等应激,宜随时酌增药量,待稳定后再进行递减。经过上述治疗,本病患者约有50%可获痊愈。
二、中医的治疗
本病中医辩证多属阴虚肝郁、肝阳上亢,采用潜阳为治则。可用生地、白芍、天冬、麦冬、夏枯草、鳖甲、龟板、牡蛎、珍珠母等、随证加减作为辅助治疗,腺瘤加泽漆、山慈菇、小金片等。与西药等联合治疗必须注意药物中含碘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疗效。
2014-12-24 1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