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病因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简称HUS,属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种严重的移植相关性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常发生于移植后100-180天,多数在诊断后3个月内死亡。本文主要针对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病因进行阐述。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病因:

      1、遗传因素:

      HUS通过常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间发病间期可达1年以上,儿童受累机会高于新生儿及成人,预后较差,死亡率接近65%,大多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US患者为成人发病,可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2、感染:

      (1)细菌:分泌Shiga毒素的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导致Shiga毒素相关性HUS(Shiga toxin as-sociated HUS,Stx HUS)占75%,是最常见的类型,分泌Stx的大肠埃希杆菌(STEC)可分泌Stx1,Stx2及其衍生物,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假单胞菌属感染也与HUS发病有关,肺炎链球菌等细菌能使红细胞表面的T-F抗原与自身的T-F抗体反应,造成血细胞凝集而诱发HUS。

      (2)病毒:现已分离出多种可能与本病相关的病毒,某些病毒感染后HUS的发病率高,常见者为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黏液病毒,虫媒病毒,水痘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等。

      (3)其他:立克次体和支原体感染与HUS有关也有报道。

      3、癌症伴随HUS:

      某些肿瘤如胃癌,前列腺癌,在用丝裂霉素C治疗腺癌时尤易发生,发生率为4%,一般用药6~12个月后发病,常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差,病死率高达70%,此外,长春碱,顺铂,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争光霉素等均可诱发HUS。

      4、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

      除一些抗肿瘤药物外,避孕药或其他含雌激素的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奎宁,可卡因等可诱发HUS,食用了变质的食物,食物内某种毒素可直接或间接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5、其他因素:

      成人HUS也常见于急进性高血压,风湿性疾病,骨髓移植或肾移植后,内分泌代谢异常如前列环素不足,α-生育酚不足,维生素B12代谢异常等均可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2014-12-24 09:26: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