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转移瘤若发生在房室瓣口或心室流出道,则可出现相应部位梗阻的症状和体征,此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顽固的心绞痛,少数可出现心肌梗死和心脏破裂。因此,尽早治愈此病刻不容缓。
心脏转移瘤的治疗:
由于心脏转移肿瘤是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扩散的结果,属于疾病的晚期阶段,此时病因治疗常无实际意义。大多数病例给予支持治疗、对症处理,以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
心力衰竭仍可使用洋地黄、利尿及扩血管药物,但疗效差或病情易反复。增加洋地黄用量有加大中毒的危险。
对心律失常,心肌浸润所致的心律失常常难以控制,且多数抗心律失常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故对一般非致命心律失常不主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致命的或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可予药物或电学治疗。
出现心包填塞时行心包穿刺抽液减压,可同时心包腔注入某些抗肿瘤药物。
心脏转移瘤的预后:
转移性心脏肿瘤总体预后不良,常于临床诊断作出前即死于原发病及其并发症。但积极合理地处理好原发病灶和心脏转移病灶,并辅于其他治疗,也有存活数年的病例报道。
心脏转移瘤的肿瘤转移部位:
1、心包转移:最常见占34%,转移到心包可导致心包渗液,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
2、心肌转移:占21%,心外肿瘤转移到右心房,可相似于心房黏液瘤和累及三尖瓣,许多种类的肿瘤,如肉瘤,淋巴瘤,Wilms’肿瘤(维尔姆斯瘤),肾上腺样瘤,睾丸癌以及嗜铬细胞瘤等心脏转移都可产生这些表现,继发于转移癌的右心室梗阻,可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而伴有气短,以及由于右心室过度负荷而猝死,在一些病人,转移的损害是由孤立性病灶引起,可使诊断更为困难。有关报道称,转移性肿瘤左心房受累,也可产生间歇性瓣膜梗阻,与心房黏液瘤相似;或破碎后引起动脉栓塞,转移到左心室腔内,可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Hanley曾通过取心内肿瘤组织做活组织检查做出诊断。
3、心内膜转移:占5%,心外肿瘤转移直接到心内膜或心瓣膜表面极少见,可能与这些组织血管较少有关,典型的病例,累及心内膜的表现酷似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Perry报道,诸如来自肾,睾丸,肝,肺或甲状腺等癌肿转移到的心内膜瘤栓,可产生血流动力学梗阻,心脏杂音,以及体循环栓塞。
2014-12-23 1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