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极易出现黄疸现象,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家长可根据此症状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一、检查诊断

      1、血液学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多数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者仅占5%左右,网织红细胞常增多,重型病例有核红细胞可达10%以上。红细胞形态特点是出现球形红细胞,而且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和自溶性都增加。

      2、血清学检查:

      (1)胆红素测定:由于ABO溶血病的程度差异较大,故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也不一致,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µmol/L(20mg/dl)以上约占1/4。总之,ABO溶血病的黄疸程度较轻。有人统计86例AO溶血病新生儿胆红素值,其平均值为(131.7±83.8)µmol/L[(7.7±4.9)mg/dl];BO溶血病新生儿66例,其平均胆红素值为(126.5±71.8)µmol/L[(7.4±4.2)mg/dl]。在血清胆红素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2)抗体测定:在新生儿红细胞或血清中查出对抗其自身红细胞的血型抗体,是诊断ABO溶血病的主要实验根据。一般进行3种试验:第一是改良Coombs试验,这是用“最适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的血清查出附着在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第二是抗体释放试验,这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释放出来,再检查释放液中的抗体。这2种试验任何一项阳性,均可确诊为ABO溶血病,而抗体释放试验的阳性率较高。第三是血浆游离抗体测定,这是检查患儿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仅有游离抗体阳性,仅表示患儿体内有抗体,并不说明已致敏,故只能疑诊为ABO溶血病。

      常规做X线、B超检查,必要时做脑CT等检查。

      二、鉴别诊断

      1、全身水肿:引起新生儿全身水肿的原因,除溶血病外还有纯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大的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肾病、先天性肝炎、子宫内感染、母亲患糖尿病等,可通过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与这些疾病鉴别。

      2、生理性黄疸:ABO溶血病轻症仅出现轻度黄疸,易被视为生理性黄疸而需鉴别。生理性黄疸较本症出现晚、程度轻、不伴有贫血和肝脾大,无全身症状,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不升高。

      3、感染:败血症可引起贫血、黄疸、肝脾大,易与溶血病混淆,但败血症有中毒症状、体温变化、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亦增高、而无血型抗体等,可进行鉴别。

      宫内其他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贫血、黄疸、肝脾大,但多伴有视网膜脉络膜炎、颅内钙化,血清相应IgM抗体阳性,Coombs试验阴性。

      4、贫血:失血性贫血不伴有黄疸,血型抗体阴性,且常可找到失血的原因,易鉴别。主要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性疾病相鉴别,包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己糖激酶缺乏、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主要鉴别点为这些疾病Coombs试验阴性,并出现异形红细胞。

      5、Rh溶血病: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鉴别。

    2014-12-22 17:29:5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