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白斑多发生于舌背、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区域。引起该病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舌白斑的病因:
白色角化症多由外来因素引起,外来因素主要为局部机构性、化学性、物理性以及炎性改变等刺激。恶变前期白斑多由内在个体素质所致,内在个体素质每个人各异,在同样条件下有人易患癌症,这种内在素质与遗传、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如维生素A、E缺乏有关。
1、局部刺激因素: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烟是常见的原因,有吸烟习惯者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槟榔、酒、醋、辣、烫、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
2、外来因素:白色角化症多由外来因素引起,主要为局部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以及炎性改变等刺激。恶变前期白斑多由内在个体素质所致,内在个体素质每个人各异,在同样条件下有人易患癌症。
3、全身因素: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
舌白斑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
1、上皮单纯性增生是表面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细胞增生,上皮钉突大,结缔组织中有不同数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无恶变倾向,刺激因素除去后,白斑逐渐变薄消失,均质型白斑属于此种病理改变。
2、上皮异常增生是上皮高度增殖,出现上皮细胞异常角化及细胞非典型增生甚至恶变,如基底细胞极向改变,上皮分层不规则,排列紊乱,核分裂增加,核染色质增多,核浓染,核仁大等,异常增生上皮限于皮内基底膜完整者,可视为原位癌,基底膜受累已被突破者,成为早期浸润癌,疣状,颗粒及糜烂型均有恶变倾向,应特别注意随诊观察。
专家提示:要经常注意白斑的变化,如白斑周围出现红斑、斑块变硬,甚至有出血、溃疡等现象,即是潜在恶变的早期征兆。一旦发现早期小块白斑,可用0.1%~0.3%维a酸软膏局部涂布或手术切除。
2014-12-22 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