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白斑顾如其名,它是舌粘膜上的白色斑块,按其恶变倾向分为良性的白色角化症和恶变前期病变的白斑。舌白斑多发生于舌背、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舌白斑的症状:
舌白斑多发生于舌背,舌腹或舌缘,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区域。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白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1、颗粒状: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口角区粘膜多见。损害常如三角形,底边位于口角;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的赤斑;赤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斑。所以有不少同义名:结节-颗粒状白斑或颗粒状赤斑或非均质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数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2、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疣状白斑以上各型在发生溃疡时可冠以“溃疡型”。溃疡实质上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其次,各型的临床诊断必须得到病理检查的验证,以作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3、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斑块状损害的肉眼所见,往往很难同白念菌白斑相鉴别,但扪时前者较硬。
4、皱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同义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时发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单独发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损害面积不等,甚至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状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进行活体检查,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亦同。
舌白斑的并发症:
本病属于皮肤色素的脱落,由于皮肤的形态发生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细菌以及真菌的感染,对于小婴儿以及免疫抵抗力低下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治疗不及时,可浸入血液系统,造成脓毒血症以及细菌性脑病。同时本病也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应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避免长时间日光暴晒和异常刺激,还可采用防晒霜防晒。老年斑如果数量很少,可用激光、冷冻等方法除掉;数目较多时,可采取药物疗法去除。
2014-12-22 17: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