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导致胆胀的症状有哪些

      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临床上见有以右胁胀痛、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疾病。

      胆胀的症状:

      以右胁胀痛为主,也可兼有刺痛、灼热痛,久病者也可表现为隐痛,常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口苦,嗳气,善太息等胆胃气逆之症,病情重者可伴往来寒热,呕吐,右胁剧烈胀痛,痛引肩背等症。本病一般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时作时止,部分病例为急性起病。复发者多有诸如过食油腻,恼怒,劳累等诱因。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该病主要为实证向虚证转化,而成虚实夹杂之证。实证之初多为气郁,在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条件下可转为郁热或湿热,久则由实转虚,郁热不解,灼耗阴津,致肝肾阴虚,可转化为阴虚郁滞;过服寒凉,过劳伤气,又可转化为气虚郁滞,进而转化为阳虚郁滞,形成虚实并见的证候。若失治误治,可致阴液耗损,阴损及阳导致厥脱。本病久延不愈,胆木克土,还可引起胃痛等病证。

      胆胀并发症:

      胆胀为肝胆系病证中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相似,临床上见有以右胁胀痛、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肝胆气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脉弦大。

      2、气滞血瘀

      症状: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涩。

      3、胆腑郁热

      症状:右胁灼热疼痛,口苦咽于,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烦失眠易怒,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

      胆胀病发位置:

      在胆,与肝(脾)胃关系密切。

      胆胀的发生是由于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以病位在胆。

      肝胆互为表里,胆腑气机的通降,依赖于肝之疏泄,肝气条达,胆腑气机才能调畅;反之,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则胆腑气机郁而不畅,通降受阻而发生胆胀。

      胆与胃均为腑,主传化,泄而不藏,其气均以降为顺,胃气畅达和降,则胆腑气机调畅;反之若胃气不降,气逆上行,则胆腑通降不利,也可发生胆胀。

      温馨提示:胆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治疗胁痛、黄疽等肝胆疾病及虫病,疗程要足,除邪务尽,病证治愈后要注重调摄,皆为预防胆胀的重要措施。

    2014-12-18 16:25: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