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慢性骨髓炎,治疗都非常棘手,因为骨头和软组织皮肤等不同,细菌感染到骨头里后,药物很难渗透到里面,通过机械的手法挤压排脓等方法又不行,骨头太硬,不像软组织,一挤脓就出来了。所以,一旦患有骨髓炎,真的是非常痛苦。本文主要针对小儿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1、慢性骨髓炎因局部血供较差,应用抗生素难以进入病灶,因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目前,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摘除死骨,切除窦道、清除肉芽组织、消灭无效腔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选择自体骨移植,肌瓣填塞一期闭合切口;亦可在彻底清除病灶之后,采用闭式冲洗-负压吸引,经冲洗管滴入敏感的抗生素,引流出脱落的组织碎屑和凝血块,以缩小无效腔,有利于病变的愈合。

      2、近年来有人将含有庆大霉素的骨水泥链珠,置入病灶清除后所遗留的残腔内,持续地释放抗生素,可达到彻底消灭细菌目的。采取外科治疗的同时,尚需应用抗生素治疗,有人主张大剂量口服抗生素,持续6~12个月,以消灭残存的细菌。

      3、就是非常传统的清创后换药,把骨皮质打开,用油紗填塞,效果不肯定,治疗周期长,称为Orr手术,换药就知道了,非常的臭,让人不愉快。

      4、清创后,在伤口里放置两个管子,一个往进滴药水,一个往出流水,这称为滴注引流法,需要滴很长时间,管子很不好要处理,容易堵塞或者脱管,效果也不肯定。

      5、清创后,用局部肌肉填塞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跟骨骨髓炎,效果不错,其道理是利用肌肉血供丰富,含氧量多,并且能够不留死腔,所以能够治愈。但是,这种方法和前两种一样,都不能解决清创后造成的骨缺损的问题,所以,在长骨干的地方这样做,容易造成骨折。

      6、清创后,用含有抗生素的人工骨或者含有抗生素和BMP的人工骨填塞空腔,目的一个是抗生素缓慢释放,杀死细菌,治愈炎症,二是人工骨能够通过成骨填塞空腔。有成功可能,但是,因为含抗生素和BMP(骨形态发生蛋白),所以排异非常强,伤口老渗水出来,搞不清是骨髓炎渗水还是排异渗水,搞得医生心理直打小鼓。

    2014-12-18 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