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慢性骨髓炎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而发展的结果。慢性化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本文主要针对小儿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诊断:

      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本病。

      1、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局部疼痛、热感、发红、肿胀。

      2、婴儿换尿布时髋关节怕动,髋关节屈曲、内收、外旋,有时会引起病理脱位,要怀疑本病。

      3、白细胞增高,ESR亢进,CRP阳性,骨膜迟于发病1-2周,局部穿刺有脓。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

      1、骨结核:

      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一般侵入关节,发病较缓慢、病程长,局部症状和功能障碍不如化脓明显。

      关节骨破坏:呈上下对称的边缘性小缺损,有较明显的骨疏松,关节间隙呈缓慢狭窄。

      晚期:骨端被严重破坏,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很少发生骨性强直。

      X线片:多见骨质破坏,少有新骨形成。

      2、布氏杆菌骨髓炎等其他感染:

      需询问病史,观察临床表现,进行病原菌检查。

      3、骨样骨瘤:

      出现经常性隐痛,夜间疼痛较重,局部压痛明显。

      无红肿,少有全身症状。

      4、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

      以成年人或青年人多见。

      小儿慢性骨髓炎的检查诊断:

      1、急性发作时血象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病情危重患者儿、小婴幼儿除外。

      (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左移。

      (3)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细菌培养检查:

      血培养检查:可呈阳性。高热时给药前取样,阳性率极高。

      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呈阳性。

      3、脓液涂片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4、X线摄片:

      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普遍性疏松,出现软组织肿胀。有明显的骨膜反应。

      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

      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

      新生骨形成的包壳,死骨与新生骨之间有密度减低的带状区。

      5、皮肤疑有恶变,行病理检查。

    2014-12-18 10:59:3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