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的检查诊断依据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患者发病时,病人突然腹痛,开始时部位不定,但很快弥漫全腹,呈持续剧烈疼痛,病人不敢深呼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有的还有尿频及大便次数增多现象,接着便出现发烧,脉搏加快,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左右,随着病情的发展,腹胀逐渐加重。目前,针对于该病的检查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的检查:

      1、B型超声检查:可探及腹膜后某区域的液性暗区回声,并可确定其大小、部位,操作简便,亦可反复检查,诊断价值高,为首选检查方法。

      2、X线:X线腹部平片及侧位片比较观察两侧腹膜脂肪线、两侧腰大肌阴影及脊椎等情况。可发现软组织肿块、肾轮廓清清、腰大肌外形改变等。

      3、CT及磁共振(MRI):有较高的诊断率。CT能提供脓肿的准确位置半显示周围脏器的关系。

      4、穿刺抽脓:可在CT或B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脓,对吸出物做病理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查,并可将造影剂注入,测量脓肿大小,同时做置管引流,后者更能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的临床诊断要点:

      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盗汗、腹部两侧或腰背部疼痛为本病突出表现。其他有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及全身衰竭等。有些患者除全身衰竭外很少有其他症状。体征常见发热(38~39℃)、心动过速及腹部多数(28%)有局限性轻压痛,部分(38%)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有时需经直肠或骨盆检查才能触到)。一般无腹肌强直。有时出现肋骨椎体区触痛、胁部肿胀、阴囊肿胀及脊柱侧凸。肾周脓肿时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大肌痉挛;如累及髂腰肌时,有脊椎侧弯与同侧病变髋关节屈曲内旋和伸直痛感。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的鉴别诊断:

      腹膜后肿瘤,阑尾脓肿、淋巴管瘤、尿液囊肿、腹膜后腔液体渗病,腹膜后间隙出血等。

      1、阑尾脓肿:阑尾脓肿为右下腹化服性包块,与髂窝脓肿的鉴别点为:阑尾版肿包块位置较高且偏向内侧,脓肿与肠管关系密切,常能看到肿大的阑尾,无髋关节屈曲状态。

      2、囊性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多见于婴幼儿,为紧贴腹膜后壁,边缘光整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结合病史与脓肿较易区别。

      3、尿液囊肿:尿液囊肿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囊液性占位性病变的特点,发生于肾孟,或输尿管等损伤后,结合临床和相应的图像改变可以鉴别。

      4、寒性脓肿:腹膜后间隙脓肿与寒性脓肿声像图表现类似,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和X线摄片加以鉴别。

    2014-12-17 15:19:3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