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一种关节及软组织的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作为常见病、多发病,风湿在我国发病率、致残率正在逐年升高。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风湿病发病率已高达17.4%!以往,风湿、类风湿总是会因为风、寒、湿外因以及关节疼痛而一再发病,"年年治疗不见好,年年复发惹人愁"。然而风湿病性贫血是风湿病导致的一种疾病。本文主要针对风湿病性贫血的症状表现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风湿病性贫血的症状:
风湿病性贫血的常见症状为乏力、心悸、气短等。
由于贫血属轻~中度,又多缓慢发生,所以大多数患者症状不甚明显,仅少数有乏力、气短、心悸、苍白等表现,一般无黄疸。更多的患者被风湿病的各种症状所掩盖。ACD本身无特征性的阳性体征。
有风湿病史同时伴有贫血,结合外周血、骨髓象及铁染色、血清铁及铁蛋白,且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缺铁等其他类型贫血,即可诊断为风湿病性贫血。其中血清铁降低是诊断的必要条件。有时贫血可作为风湿病的首发症状或表现,往往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必须考虑到风湿病的可能,尤其是中青年女性。
风湿病性贫血的的并发症:
贫血:
1、细胞免疫障碍:有报道将RA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红细胞混合培养,则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受抑;如事先以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则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反加入抗淋巴细胞抗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消除血红素合成障碍。
2、肾功能不全:风湿病晚期,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此时EPO水平明显下降,EPO抑制因子升高,造血组织对EPO反应性降低均导致红系祖细胞(CFU-E,BFU-E)减少而发生贫血。此外肾功能不全时血浆有毒物质增加分别影响红细胞膜的生化代谢和红细胞糖代谢,使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变形性降低,破坏加速。最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摄食减少,常存在程度不一的造血原料缺乏,包括叶酸及维生素B12加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骨髓造血的抑制,都可阻碍红细胞的生成。
2014-12-17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