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风湿病性贫血患者有风湿病病史,结合外周血、骨髓象以及铁染色、血清铁及铁蛋白,且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等其他类型贫血,即可诊断为风湿病性贫血,本文主要针对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风湿病性贫血的诊断:

      有风湿病史同时伴有贫血,结合外周血,骨髓象及铁染色,血清铁及铁蛋白,且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缺铁等其他类型贫血,即可诊断为风湿病性贫血,其中血清铁降低是风湿病性贫血的必要条件,有时贫血可作为风湿病的首发症状或表现,往往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必须考虑到风湿病的可能,尤其是中青年女性。

      风湿病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通常有黄疸,脾大;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骨髓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倒置;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难和ACD区别。

      2、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及铁饱和度虽也降低,但血清铁蛋白呈平行下降,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外铁均减少,以及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升高;一般和ACD鉴别无困难,少数难以鉴别者可行铁剂试验性治疗区分之。

      3、慢性感染所致贫血:也属于ACD的范畴,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是鉴别的关键。

      4、肾性贫血:肾病晚期由尿毒症引起的贫血其血清铁正常或升高,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即可明确诊断。

      5、骨髓痨性贫血:大多由恶性肿瘤骨髓广泛转移所致,血清铁通常也正常或升高,周围血出现幼粒,幼红细胞,骨髓涂片或活检病理切片找到肿瘤细胞可确诊,原发肿瘤灶的检出则能作出最后诊断。

      风湿病性贫血的检查诊断:

      1、外周血:血红蛋白大多在80~100g/L,血细胞比容下降为30%~35%,呈轻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轻度降低。

      2、骨髓象:大多无异常表现,铁染色示铁贮存正常或增加,巨噬细胞内含铁增加,但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此和MMS向幼红细胞释放铁减少有关。

    2014-12-17 11:08:03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