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西尼罗河热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西尼罗河热病毒在基因学上可分为两型,只有1型病毒与人类脑炎有关。1型病毒已经在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分离到。2型病毒在非洲引起地方性动物病,与人类脑炎无关。西尼罗河热病毒能在乳鼠脑内繁殖,并培养传代。病毒可在鸡胚中复制,并在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因此,在日常生活对此病的预防需尽早。

      西尼罗河热的预防:

      预防西尼罗河热疫苗正在研制中,目前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灭蚊为主和减少人群暴露。鸟类的死亡监测资料可作为预测本病暴发流行的指标之一。

      1、保护易感人群:在西尼罗病毒病暴发的疫区,提醒居民较少户外活动,在户外应尽量穿着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应涂抹蚊虫驱避剂。注意安装纱窗和纱门,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同时可以使用电蚊香和电蚊拍杀死室内的成蚊。

      2、隔离病人:虽然目前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蚊虫吸血刺叮传播西尼罗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应隔离病人并给加装蚊帐,防止蚊虫刺叮,避免引起传播。

      3、切断传染源:媒介蚊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将媒介蚊虫的密度尽可能地降低。在西尼罗病毒病疫情暴发后,立即开始启动媒介蚊虫的防治措施。

      西尼罗河热的护理:

      1、体温高于38.5°时,给予温水擦浴、醇浴或冰敷。

      2、指导病人与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3、遵医嘱予以退热药,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4、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或选择病人喜欢喝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

      6、出汗后及时更换被褥、衣服,及时擦洗身体,并注意保暖。

      7、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

      8、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或进行血培养及其他血液生化检查,监测血电解质变化。

      西尼罗河热的传播媒介:

      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蚊叮咬感染的鸟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增殖,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健康人(动物)后将病毒传染给了人(动物),干扰了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脑炎。

    2014-12-16 17: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