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可伴发胸膜炎及脓胸。继发的缺少敏感药物治疗的没有手术适应证的、年龄较大的播散型的与结核菌或HIV等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的胞内及偶发分枝杆菌肺病继发。高热畏寒、咳嗽、胸痛,类似肺部急性感染部分人因合并其他肺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专家提示:一旦发现患者患有此病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控制病情的恶化。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检查:

      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和培养为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涂片抗酸染色(Ziehl-Neelsen)阳性,但检出率低,且不能与结核分枝杆菌作鉴别,需作培养和生化检查如烟酸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和芳香硫酸酯酶活性等。

      但检验费时,不能及早得到检验结果,近年有一些快速培养和菌型鉴定方法已有临床应用(表2)。

      例如BACTEC液体放射核素培养基结合核酸探针,可以显著节省检测时间,对常见的鸟复合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能提供迅速,准确的诊断,但由于基因的异质性,因此对某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敏感性不高,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发生率高,因此应作耐药性测定。

      胸部X线平片常显示单,双侧上肺野纤维结节状阴影,当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且边界模糊,并出现薄壁空洞,空洞周围浸润及播散病灶较少,慢性空洞呈厚壁和蜂窝状影,两肺下叶尖段病灶亦常见,糖尿病及其他免疫抑制者常表现为中,下野小结节状病灶,较少见胸腔积液(表3)。

      胸部CT检查高分辨度胸部CT扫描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病灶,以及伴随的多发性支气管扩张。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诊断要点:

      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肺部和肺外病变,临床表现不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酷似肺结核,多数病人起病较缓,有咳嗽,咳痰,痰血,低热,消瘦和乏力等,亦可无明显症状或仅略有咳嗽,咳痰,而由肺部X线检查发现病变,亦可有高热,畏寒,咳嗽,胸痛,类似肺部急性感染。

      部分人因合并其他肺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或合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或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致临床表现互相混淆,不易辨别,HIV感染及AIDS患者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或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表现更不典型。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主要与肺结核鉴别。

      若肺部阴影呈结节状或球形,应与肺部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2014-12-16 16:17:0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