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患者可根据以上症状表现进行诊断。本文主要针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检查诊断做了详细介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对于瘦长体型的中青年,反复发作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病史,症状随体位变化而缓解要怀疑本病。在除外肿瘤、结核、克罗恩病等引起十二指肠梗阻的其他疾病外,典型的临床症状加上上消化道造影、超声、血管造影或cT的影像学提示,可明确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要点: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专家介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
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肿瘤、结核、克罗恩病、环状胰腺、粘连等均可引起十二指肠的梗阻,但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时多表现为肠腔狭窄,较少出现纵行压迫征象,B超或CT的选用能有助于除外,必要时可通过肠镜观察黏膜病变进行鉴别。
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也常出现类似临床症状,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的应用能除外溃疡,但常引起胃炎等的误诊,另外胃镜不能达到十二指肠水平段的操作局限,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在进行试验性治疗无明显缓解后要考虑到该病,并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
消化性溃疡,腹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症状需与消化性溃疡鉴别,特别是伴有幽门梗阻时。表现为胃潴留,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呕吐物常为12h以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呈酸臭味,但不含胆汁为其特点。
2014-12-15 17: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