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并且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十二指肠周围炎症和粘连、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横跨十二指肠的纤维组织粘连、营养不良及消瘦导致胃肠下垂从而形成对肠系膜上动脉的牵拉引起十二指肠受压形成淤滞梗阻等。因此,患有此病症的患者应尽早治疗极为重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1、发作时休息,禁食,洗胃,补液。
2、症状缓解后,进无渣而富营养食物,少食多餐,餐后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
3、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营养或正常工作时,可作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或屈氏韧带松解术。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1、轻症病例以口服阿托品,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重症病例可皮下注射阿托品,静滴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注意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手术治疗病例,静滴抗生素,注意支持疗法和防止并发症,必要时输血或人体白蛋白。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短、年龄小、发作不频繁、改变体位能缓解、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扩张不明显、逆蠕动不强或无典型的“笔杆样”压迹、改变体位后能进入空肠者可先予保守治疗。包括在急性期予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必要时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酌情应用阿托品、654-2,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紊乱与止吐等对症治疗可以使症状缓解,之后逐渐调节饮食,少食多餐,餐后俯卧、胸膝位等措施 。
临床上不乏经保守治疗治愈的报道。部分因消瘦引起该病的病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其夹角脂肪组织填充、角度增大,也使病情长期缓解。对于病程长、症状重、十二指肠中重度扩张者以及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者,应予手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
2、十二指肠空肠血管前改路术。
3、Treitz韧带切断松解下移术(Strong术)。
4、十二指肠空肠吻合。
5、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
6、腹腔镜手术。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预后:
术后多数病人能顺利恢复,但部分病人于术后1周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十二指肠长期扩张、蠕动能力减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病人焦虑等有关。有学者通过综合治疗,延长术后留置胃管的时间、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提高胶体渗透压、镇静、心理疏导、解释等工作,均可痊愈出院。
2014-12-15 17: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