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Ⅺ(曾名“血浆凝血活酶前体”),由同源二聚体组成,分子量为12500~16000,在肝中合成,但是,不依赖于维生素K,FⅪ与高分子量激肤原(HMWK),激肤释放酶原(PK)和FⅪ一起组成所谓接触因子。通常因子Ⅺ缺乏都是由于FⅪ合成量减少所导致的,只有个别病例是由于FⅪ功能异常造成的。本文主要阐述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的诊断方法。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的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出血症状,遗传类型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FⅪ:C测定或Biggs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可确定诊断。
因子Ⅺ缺乏必须与其他PT正常,APTT延长的轻型出血病相鉴别,对FⅪ的特异性检测可以明确诊断,狼疮抗凝物也可以出现PT正常,ATTT延长的现象,与因子Ⅺ缺乏不同的是,在将正常血浆和待测血浆混合后,前者的APTT延长不能够被纠正,后者可恢复正常,由自身抗体造成因子Ⅺ缺乏的病例也有报道,出现FⅪ抗体的患者中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的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而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延长的APTT可以为钡或铝盐吸附的血浆部分纠正。
2、确诊因子Ⅺ缺乏需要检测FⅪ的活性(FⅪ:C)和抗原(FⅪ:Ag)水平。冻融可以激活接触因子从而显着缩短因子Ⅺ缺乏血浆的APTT。因此,进行相关检测时,应取采集在塑料试管中的新鲜血浆作为标本。FⅪ的参考范围为72%~130%。纯合子的FⅪ水平在小于1%~15%,杂合子FⅪ的水平在20%~70%之间。临床上,根据血浆FⅪ:C水平分为重度缺乏(正常水平的0%~20%)和部分缺乏(正常水平的30%~70%),各实验室,FⅪ检测差异很大,因此,有疑问的病例应反复进行检测。
温馨小贴士: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应注重:注意计划要宝宝的年轻夫妇要注意,有下列情况的不宜受孕。患病服药期;过度吸烟与饮酒时;X线检查后一个月内;高热及患急性传染病时;夫妇一方患性病;妇女患心力衰竭和肝、肾功能疾病时;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砷、磷、钾等有毒物体,需脱离这些物质半年以上再受孕。
2014-12-15 09: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