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迷走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哪些

      迷走神经损伤是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双侧损害时,病人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能发音、吞咽和唾液外流等,称真性延髓性麻痹。因此,需尽早了解其发病原因并加以治疗。

      迷走神经损伤的病因:

      1、颅底骨折:可出现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和副神经损伤。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可损伤迷走神经,甲状腺手术可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等,发生率在0.4%~3.9%。

      2、颈部损伤:可以伤及迷走神经干或其分支,在乳突,下颌,下颌后间隙损伤时常伤及迷走神经干的上部分,下颌部侧面损伤只有喉返神经受伤,迷走神经干位于颈部大血管后面,且与血管束一起移动,在颈动脉受伤时可发生迷走神经干损伤。

      3、医源性损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可损伤迷走神经,甲状腺手术可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等,发生率在0.4%~3.9%。

      4、颅底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如颈静脉球瘤、神经鞘瘤;延髓区肿瘤等可损害迷走神经。

      5、其他:颈静脉孔区肿瘤如颈静脉球瘤,神经鞘瘤;延髓区肿瘤等可损害迷走神经。如延髓血管疾病,细菌或病毒导致的脑炎等可损害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

      迷走神经损伤的作用: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迷走神经(n.vagus) 为混合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横纹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此核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脏器内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分布到胸、腹腔的脏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下神经节内,其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也分布于胸、腹腔的脏器。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数量最少,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内的上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以及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

    2014-12-12 17:08:4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