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颅内低压综合征,系指病人侧卧腰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合性症候群,临床表现与颅内压增高相类似,只因处理方法各异,必须慎加区别。正常颅内压的范围,由腰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之间。一般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经有过颅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内低压,其发生率约为5%。本文主要针对颅内低压综合征的预防进行阐述。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预防:

      1、颅内低压综合征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因不同,注意防止继发性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护理:

      1、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1)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对待病人要有耐心细心,向病人说明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情况以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取得病人配合,从而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

      (2)对病人家属做一些解释工作,让家人理解病人的痛苦,指导家人多给病人休息时间,避免使病人疲劳,诱发病人头痛发作;指导家人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送医院住院治疗。

      2、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住院护理:颅内压过低通过休息和镇静剂应用均无效果时,住院给低渗溶液注射以刺激脑脊液的分泌消除疼痛。常用药物为消毒蒸馏水静脉注射。在注射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

      (2)注意剂量和推注速度不可过快,以防产生血管内溶血。

      (3)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有无怕冷、四肢麻木、腰背酸痛、紫绀等溶血早期表现,一旦发现立即停止用药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减少过长时间的站立,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以减轻头痛症状。

      温馨小贴士: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20°~30°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3000~4000ml可适量加盐,最好是生理盐水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等渗液体每天1000~1500ml3~5天为1疗程。而且5%的CO2气体吸入的刺激疗法可治疗因CO2的分压降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

    2014-12-12 08:58:03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