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是结核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形成原发灶,结核菌在原发灶进入淋巴血行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特别是网状内皮系统包括骨关节,多数播散灶被吞噬细胞所消灭,而极少数播散早潜伏下来,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潜伏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繁殖,突破包围的组织而发病,该病的诊断多依赖与影像特征的判断。
骨与关节结核的影像特征
(一)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一旦形成时,须仔细观察,有骨小梁模糊,似磨砂玻璃样的感觉,继之发展,呈现出骨质缺损。其缺损区为局限性,边缘相对清晰,发展到一定程度,可有硬化,是为局限性结核病灶的特点,再继续以弥散性破坏加剧,易向髓腔拓展而形成结核性骨髓炎。骨质破坏易发生于骨骺及干骺,可在骨质中央部分亦可在边缘部分,形成缺损,往往骨骺及干骺同时破坏,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统一破坏区。
关节骨质破坏,从两侧边缘开始,中央的关节板面较轻,是结核的特点。但在膝关节、肩关节中央部分亦可破坏,因紧密相接的软骨较少。关节骨质破坏上下相对应的关节板面同时受累。但这种接触面骨质破坏也不一定是为结核所独有。
边缘性局限性破坏在有些部位具有典型的特异性,如肩关节结核的肱骨头呈现类圆形穿凿样改变。膝关节结核在胫骨上端关节板面两侧呈现小的穿凿样改变,耻骨结核在耻骨联合或耻骨板呈现类囊状或不规则的破坏。
常在骨端内或干骺端内见到,中央性破坏可形成囊状,它是破坏发展至一定阶段的表现,亦可在短骨及块状骨见到,甚至在骶骨上显示囊状破坏区。
死骨的形成一般较多见的为细小的沙砾样死骨,常在松骨破坏区发现,如骨骺内,干骺内。髌骨结核亦常出现死骨,血供丰富的地方不易见死骨,如骨干结核、髂骨结核。有时在上下相对应的关节面都有死骨,常称之为接触性死骨。在膝关节内时有发生。如继发其他菌感染时,形成的较大死骨不是结核本身的体现,这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二)骨形改变
管状长骨的破坏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脊椎的椎体结核、椎体坍塌可呈楔状变形,椎体上下之间相互嵌入出现驼背或龟背畸形等。
(三)关节改变
关节软骨被破坏可使关节间隙狭窄,软骨破坏后不会再生,狭窄发生后会长期存在。脊椎椎间盘破坏不能再生,如破坏明显,椎间隙永久性消失。
骨与关节结核诊断要点:
1.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有结核病原发病灶。
2.脊柱结核多呈放射性疼痛,僵直,畸形,或出现脊柱压迫征。局部压痛或叩击痛,拾物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髋、膝关节结核可见跛行,间歇性腿痛或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3.起病缓慢,可先有低热,乏力,厌食,全身不适等结核中毒症状。
4.贫血,血白细胞轻度上升,血沉加快。PPD 或OT 试验阳性。
5.脓肿液或关节腔穿刺液涂片、培养,PPD-IgG、PCR-TB-DNA 阳性有助于诊断。
6.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疏松、破坏等病变。
2014-12-11 18: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