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以青少年最多,一般为单发,常发生在脊椎,其次为膝、髋及肘关节等。常见症状表现多样,该病发病缓慢,可有下午低热,患处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稍晚期形成不红、不热脓肿,称为寒性脓肿;破溃以后,形成窦道,继发混合感染可出现关节强直。
在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变活动期血沉增快,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球增高;脓液中可能找到结核杆菌,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椎间隙或关节间隙狭窄及脓肿阴影。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治,包括休息及局部制动,增加营养及应用抗结核药物,脓肿穿刺排脓并注入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关节切除术、关节固定术及脊椎融合术。
脊柱结核多呈放射性疼痛,僵直,畸形,或出现脊柱压迫征。局部压痛或叩击痛,拾物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髋、膝关节结核可见跛行,间歇性腿痛或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主要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
1.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一般为慢性发病过程,多为低热,消瘦等症状,如合并感染,可有高热,伤口流脓等。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
2.局部症状
发展缓慢,早期多为偶然的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并转为经常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有压痛,疼痛可放散至其他部位,如髋关节结核疼痛常放散至膝关节。因活动时疼痛而有肌痉挛,致使关节的自动和被动活动受限,持久性肌痉挛可引起关节挛缩或变形,患肢因废用而肌肉萎缩。在晚期因骨质破坏,或骨骺生长影响,形成关节畸形、病理脱臼或肢体短缩等。脊椎结核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及脓肿、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髓受压而发生截瘫。脊椎结核和其他关节结核常有寒性脓肿,如穿破可合并感染使症状加重,形成窦道伤口长期不愈。
通过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疏松、破坏等病变:
骨形改变
管状长骨的破坏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脊椎的椎体结核、椎体坍塌可呈楔状变形,椎体上下之间相互嵌入出现驼背或龟背畸形等。
关节改变
关节软骨被破坏可使关节间隙狭窄,软骨破坏后不会再生,狭窄发生后会长期存在。脊椎椎间盘破坏不能再生,如破坏明显,椎间隙永久性消失。
结核可有较多的并发症,骨结核脓肿可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使治疗更加困难。脊柱结核可发生截瘫;关节结核可发生关节脱位;骨干结核可造成骨折;儿童骨关节结核可造成严重畸形。
骨关节结核是慢性病,发病多隐匿,缓慢。急性发病较少见。初起时病人常有低热,疲倦、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夜间可有盗汗,自觉手心、足心发热,舌尖亦红,中医称之为“五心烦热”。局部疼痛开始较轻,但儿童有夜啼。有以上情况出现,应去医院检查,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014-12-11 18: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