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羊胡疮概述

      羊胡疮,也称须疮。系指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黄连;抓破渗血者宜服消风散;湿热重者内服芩连平胃汤。外用三石散或三黄丹麻油调敷。即须疮(包括湿疹)。

      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以反复起红斑、丘疹、脓疱,难以**为临床特征,本病常见于20~40岁男性。

      羊胡疮主要发生在上唇和颏部,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胡须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糜烂、渗出、结痂,2~3周后结痂脱落而愈,但易反复发作。

    2014-12-11 17:59:25